消费提醒发布期间广东双节食品安全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2023年元旦、广东春节将近,发布为使广大消费者在节假日期间玩得开心、双节食品吃得安心,期间12月28日,安全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元旦春节假期食品安全消费提醒。消费 选购食品方面,提醒要到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或经过《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的广东食品经营单位购买,购买冷藏冷冻食品还要到具备冷藏冷冻食品经营项目、发布储藏条件好、双节食品符合卫生要求的期间正规商场、超市和市场购买,安全网购食品或半成品更要注意查看卖家的消费食品经营许可证及经营项目、食品生产许可证、提醒产品生产日期、广东保质期等信息;要查看外包装,观察是否新鲜,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有无颜色变化、有无异味等;要索取购货凭据或保留购物小票,以备维权所需。 就餐用餐方面,要选择到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服务单位就餐,不到无证小店和街边小摊就餐;要慎食高风险食品,若选择食用凉菜、熟食卤味和生食水产品等冷食、生食类食品时,应注意查看食品经营单位是否有经营相关冷食和生食类品种的项目;要不尝鲜、不贪口腹之欲,不食用野蘑菇、鲜黄花菜、河豚鱼、织纹螺以及一些可能具有毒性或有寄生虫风险的产品;要禁止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有关法律禁止食用的其他野生动物;禁止以家畜家禽名义食用野生动物;要禁止食用“长江野生鱼”“长江白鱼”“长江鮰鱼”等长江禁捕渔获物,共同保护长江母亲河。 网络订餐方面,要查看商家证照信息、菜品原材料、店铺评价,不要仅仅关注菜品评价,谨慎下单;要在收到餐食后,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是否有被开启的痕迹、餐食是否被污染等,并及时加工或食用,勿长时间存放;要尽量不网购凉菜、生食食品和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 烹调食品方面,在家制备餐食时,厨具和餐饮具等要清洁并生熟分开;湿河粉、米粉(线)等谷类发酵制品、泡发的木耳或银耳等,尽量在购买当天或泡发当天食用完,凉菜要现做现吃;选取五指毛桃等材料煲汤的,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煲汤材料;冷冻食品烹饪前应彻底解冻,以防食品中心加热不透;外购熟食或外出就餐打包的食品,在下次食用前应先确认是否变质,未变质的食品要彻底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 食物储存方面,注意熟制食品在室温存放时间应不超过2小时;加工后的成品、半成品、原料应分开储存,防止交叉污染;未食用完的食品应该用保鲜膜密封,按存贮要求进行常温、冷藏或冷冻保存;需要冷藏或冷冻的食品要看是否符合相应的条件(一般冷藏温度为0-4℃、冷冻温度为-18℃以下);冷藏食品一般3天以内食用较好;冰箱内存放食品不宜过满,要定期清理。 良好习惯方面,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注意科学搭配膳食,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等清淡健康食品,不暴饮暴食;多人共同就餐时,提倡使用公筷公勺;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餐饮浪费。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两家私募公司违规出借期货账户被罚
- 互联网金融监管不留死角 资金存管成P2P行业最大合规目标
- 外汇局取消外币兑换业务 事前准入许可
- 监管层全面围堵IPO违法 犯科者将遭“高规格”处罚
- 光遇飞翔季第三任务全流程详解 快速通关技巧与关键步骤分享
- 结合行业新变化 基金业协会修订“八条底线”细则
- 揭秘信用卡盗刷产业链 谁在顶风培育“罂粟花”
- 沪指2800点失而复得 市场仍处地量盘整行情
- 信披新规有望重塑上市险企估值
- 投资者继续涌入黄金市场 黄金ETF持有量创28个月最高
- 沪指跌0.05%航空股飙涨 盘中站上3000点
- “猴币”热度降温 市民购买趋理性
-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连续4天超1500万人次
- 揭秘信用卡盗刷产业链 谁在顶风培育“罂粟花”
- 网络支付新规大限将至 7月起支付账户须实名认证
- 沪指缩量涨0.4%站稳2900 创业板涨0.91%
- 借AI东风推动高质量发展
- CPI涨幅回落PPI回升 节后A股有望震荡走强
- 收评:沪指跌0.5%黄金概念爆发 创业板跌1.29%
- P2P对接银行资金存管遭搁浅 仅18家网贷平台完成
- 搜索
-
- 友情链接
-